(1)保温的外墙和屋顶宜减少混凝土出挑构件、附墙部件、屋顶突出物等;当外墙和屋顶有出挑构件、附墙部件和突出物时,应采取隔断“冷桥”或保温措施。
在墙体保温系统中,出挑、突出构件和窗框外侧四周墙面和屋顶易形成“冷桥”,热损失相当可观,因此在建筑构造设计中应特别慎重。形成“冷桥”的出挑构件包括阳台、雨罩、靠外墙阳台栏板、空调室外机搁板、凸窗、装饰线、靠外墙阳台分户隔墙,以及突出于屋顶的风道管道的构造、风机和太阳能集热板等设备的基础等。
原则上应将这些出挑构件和突出物减少到最低程度,也可将面接触改为点接触,以减少“冷桥”面积。一些非承重的装饰线条,尽可能采用轻质保温材料,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隔断“冷桥”或保温措施。
(2)外墙采用一体化保温时,外窗宜靠外墙主体部分的外侧设置,否则外窗(外门)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。为减小热损失,外窗尽可能外移或与外墙主体结构面齐平,减少窗框四周的“冷桥”面积,存在“冷桥”的部位应做保温。
(3)外窗(门)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,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,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。随着外窗(门)本身保温性能的不断提高,窗(门)框与墙体之间缝隙成了保温的个薄弱环节,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水泥砂浆填缝,这道缝隙很容易形成“冷桥”,不仅大大抵消了门窗的良好保温性能,而且容易引起室内侧门窗周边结露。
(4)变形缝墙应采取保温措施,且变形缝外侧应封闭。当变形缝内填充保温材料时,应沿高度方向填满,且缝两边水平方向填充深度均不应小于300mm。填充保温材料时应填松散的材料,以保证墙体收缩等活动的需要